首页 > 专业 > 经验 > 如何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如何加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如何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如何加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3-10 15:28:07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加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⑴中职学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必须走出去,与社会与市场接轨。要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主动修正自己的办学思想,优化专业设置,办出自己的特色,扩大社会影响。  ⑵主动积极地探索各种办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借鉴国内和国际中职办学的先进经验,闯出一条多元、灵活、笃实的办学新路子。  ⑶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为学校的社会化办学创造条件,为学校提供优惠的政策、广泛的信息,甚至可以牵线搭桥。要转变自身的管理职能,做好服务工作。  ⑷校企联合办学应选择有经济、技术实力,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双方结合得越紧密越好。从学校角度看,须选择自己有基础、有特色且实力较强的专业对外联合。
其实都差不多的,和以前的委培方式一样,只不过是说法不一样而已了

如何加强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2,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库

强化联合培养制度目前,不少企业只注重用人,不注意育人,特别是劳动密度大的企业,一旦出现人员的流失,往往企业的生产就会受到较大的冲击,效益受到很大影响。应鼓励企业与学校开展合作,强化学校企业联合实施人才培养制度,形成良性循环的企业劳动力供给链。学校联合企业实施人才培养制度,通过调研市场人才需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并结合政府发展规划,围绕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共同制定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设定和培训内容等,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基础训练和生产实践进行有机地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使企业培训问题前置、用人矛盾前置,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的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自身资源帮助形成企业内部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做好企业员工的学历提高、技能提升培训,新工艺、新操作的集体轮训,富余人员实施转岗培训等,共同解决好企业急需解决的生产、管理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难题,让企业感受到校企合作带来的巨大便利,极大调动企业主动投入资金和资源。共建技术扶持制度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局限于劳动力资源的培养,也是教学理念和生产实践的相互结合,是科技能力提升和生产效益提高的合作。中职学校要想吸引企业更好的进行深层次合作,学校本身高水平的科研能力是不可缺少重要的因素。如果学校没有实力较强的科研力量,没有功能完善的后勤技术服务能力,没有颇具吸引力的科研开发成果,与社会劳动力培训机构相比没有强烈优势,那么在校企合作中必然处于从属地位,企业就不会与学校开展长期密切的合作,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也就不能实现。学校需要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技术扶持意识,针对市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着力提升科研技术能力、保障服务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形成吸引企业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的影响力,多层次、全方位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与服务,提高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构架起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目的、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技术扶持创新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进行技术扶持、创新,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联合开发。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能,促进了产业的优化升级;明确了学校科研目标,提供了实际,推动了学校科研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校学质量。这样,企业为学校提供了动力,学校为企业提升了实力,使校企合作成为双方的自发行动,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的“互利共赢”。重视互派交流制度技术人员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也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联手企业积极实施的“双任双进”制度。企业派管理人员兼任学校行政职务,参与专业设置、教学管理;学校派行政人员兼任企业管理职务,参与经营谋划、产品研发和生产管理。让企业的技师进学校担任老师,把专业知识带进课堂,用技能经验指导实训;选送专业能力较强的老师进企业担任技师,把先进理念带进车间、用专业知识指导企业生产、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壮大他们的规模,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让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参与学校管理、直入课堂,把鲜活的生产实例、最新的企业动态、严谨的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引进课堂。派老师进去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方式、生产流程、生产环节,发现技术发展趋势,熟悉行业所需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标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科研方向,快速实现科研成果向工艺成品的转变。学校和企业重视人员互派交流制度,让学生直接接触企业文化,让教师近距离了解科研需求,提高了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责任感,有力地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的进一步落实与发展。健全推广宣传制度“酒香也怕巷子深”,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也离不开媒体的推广和宣传。健全校企合作推广宣传制度,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的快速传播、引领市场的特点,积极开辟版面、开设专栏、增加频道宣传报道校企合作的趋势、动态、优势和成果等等,不断扩大广大企业和社会公众对校企合作的认可度和参与率,让企业的信息、品牌得到更好的传播和展示,使学校的形象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提高。“管理提升,制度先行”,良性的制度环境才有良性的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因此,不断完善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制度建设,将会有力地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党中央提出的“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库

3,企业与院校的合作方式有几种

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培养方案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周海清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它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也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校企合作整体发展良好的势头下,我系陆续与三辰卡通集团、湖南创兆科技有限公司、长沙秒帧动画设计制作公司和湖南楚天数字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了企业协议和进行全面、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工作,使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他们共同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与现代企业合作发展的结合点,实现校企的全方位合作,学校与用人单位的紧密结合,才能使培养的人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更适应社会竞争。 课程计划是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结合工作和生活实际情况而进行的综合性训练,旨在加强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实践的方案要符合教学要求和社会实际,体现综合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我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所有教学计划都通过企业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建议,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计划,从而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保证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实践效果。比如我系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原先安排了室内设计这门课程,但是在企业专业人员的建议下,该门课程被更换成其他更加适合本专业的课程。 我系的专业教学计划是建立在一整套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的。其教学内容在基础理论上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在专业内容上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其课程体系主要由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技术、技能培训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我院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企业的优势,使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切实培养学以致用的人才,服务企业、社会,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要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课程设置是不容忽视的工作。校企合作是学校供给与企业需求的统一。学校的“产品”是人才,用人单位是“上帝”。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才知道企业对高职人才的具体要求,才能摸清相关专业的岗位群,以及各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知识素质等要求,校企合作越深入越广泛,所得的信息越准确,在此基础上所开发、设计的教学培养计划才能培养出受企业欢迎的学生。 我院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为了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制定的教学计划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我系专程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深理论的专家,从企业、现场新技术的运用及现场用人的角度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我们在三辰卡通集团、湖南耐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其它企业中开展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上述行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职教育的经验,研究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尤其注重创新能力、制作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专业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我院与企业签定建立实习基地后,在企业定“需求”的前提下,企业参与定制人才规格、定制课程计划、定制评估标准。使企业“定单”,不仅仅是一张“用人”的预定单,而是包含着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估方法在内的一整套培养计划,是一组广义“定单”的集合。我院聘请合作企业的经理、主管等资深学者、技术专家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学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指导。委员会的专家参与研讨重要的专业教学改革方案,协助确定专业的开发和调整,审定专业教学计划。 我院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了学校专业定位的准确性。我们在做教学计划修订的时候征求了企业方专家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的意见,紧密结合电脑艺术设计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以学生能胜任电脑艺术设计各岗位为目标,协同一致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这样的结果就使得教学计划更为科学,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学校有了企业用人“定单”,却培养不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尴尬。 在2007级的教学计划的修订中我们大胆地删除了一些人才培养中并不需要的课程,从而增加了许多有专业针对性的课程。一方面,学校根据企业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极大地推进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另外一方面,专业教师经常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直接接触具体的新技术、新工艺,了解专业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在获取更宽的信息量基础上,提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实践表明,我系以企业“定单”为导向确定教育目标,实施教学计划,有利于做到教学过程的三个协调,即: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这三个协调奠定了高职院校实现其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 为培养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院通过专家的指导,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方法,以及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得到专家的帮助,保证校企合作的紧密性和长久性,使我院更好地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第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专家们就我院学生的培养方向的可行性、计划合理性,以及课程和实训大纲,实训设备、基地、题目,校企合作实质性的问题等,献计献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认为:1.现在长沙计算机人才,特别是应用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目前长沙企业信息化应用总量不足42%,最缺的是高层软件开发人才,熟悉软件工程过程,规范文档写作,加强软件测试。2.多媒体课程设置,专业课太弱,缺少动画制作、信息方面人才。三维动画人才,要会建模、做材质等。现在懂艺术的又懂技术,这样的人太缺,要培养学生一专多能,高职高专在这方面有强势,有利于打破原有的大学培养模式。外语课不限于英语,还应有其他语种。随着教学计划要求的提高,要解决教师角色的转换,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适应培养学生的需要。学院要提前与企业挂钩,了解企业需求,制订培养计划。 综上所述,我院的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一项于企业和学校都有利的事业,但还要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使我院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还有许多许多方面有待探索。树立开放型办学的思路;摈弃以企业的经济资助为合作宗旨的狭隘定位,树立为企业服务、和企业一起搞职教的思路。以校企合作教育作为突破口,促进专业设备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院教育教学的改革将会出现勃勃生机。 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 2008年3月13日

企业与院校的合作方式有几种

4,如何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berated them for wasting his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推进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加强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大力加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质量优良和效益显著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使高等职业教育在为产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上发挥骨干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城镇职工就业与再就业培训上发挥重要方面军作用,在为行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探索实践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新机制,是高等职业学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有效举措。 校企合作办法总的概括有以下三点: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寻求校企合作办学伙伴。 高等职业学校显著的特点是,高等职校为社会服务显得直接,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其核心是培养的学生要能为社会需求而直接接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过自身改制及相互间的重组,生产力布局和链接得到重新组合,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促使企业在优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自身的发展环境,而且也开始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化工作。在实施策略上,长期与短期各有不同,在短期计划内,他们为了选择素质优秀的员工进厂,在对一般民工、经短期专业培训民工与合格的专业职校毕业生三者之间的选择中,往往偏向于后者,在对后者的选择中,既注重技能,又更注重人的基本素质的挑选。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要招收较高素质的员工逐渐走进学校;学校为了要推荐介绍自己的学生,逐步走进工厂。面对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联姻方式的推进,学校在“订单式”培养学生过程中也必须讲究策略,求真务实。 首先,学校要有预测“单子”风险的意识。对学校来说,有企业需求的单子是好事,但是,对要用2-3年时间完成的单子,学校在接单上要慎重。要考察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特别是新企业或新项目上马所需的用工单子,尤要注意这种风险。因为企业风险危机一旦形成,导致企业无力完成“接单”任务,最终造成学校被动。因而,学校应该了解、掌握企业在“订单”到“接单”时段内的发展状况,也要了解与其相对应的市场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预测企业“履约”的有效性;学校在千方百计提高预测能力的同时,要与企业履行相关防风险手续,减少被动性。 再有,学校要有选择“订单”企业的意识,学校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姻,应该是一个双赢的统一体。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需求是双向的,学校在联姻企业的过程中,要能经受得起企业的挑选,但是也要能有选择挑选企业的勇气与能力,在保证自身学生素质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品位,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学校的竞争生存能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要建立起充足的“选单”储备库,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广泛接触企业,与企业保持良好的亲密联系,形成有足够数量的校企合作伙伴,学校要设专人经常走访企业,并利用参观、见习、下厂定点实训,毕业实习等机会保持与企业的联络,也要通过举办校园开放周,校企合作洽谈会、创业者报告会、学生技能汇报展示会等活动,邀请企业界人士走进校园,让学校、企业建立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如此,学校在选择企业的过程中,通过数量上的基本保证,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 还有,学校要有化解中途“断单”的准备机制。市场经济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突变性就是其中的一个特点。如何处理好突变性问题,是“订单”培养过程中要正视的问题。 2、以企业形象为亮点,吸引充足合格生源。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要为企业负责,第一关就是要招收素质好的学生。因为校企合作、招工与招生相结合;所以,学生尤其是学生家长在关注学校、专业的同时,会更多地关注未来就业的企业,因此,宣传企业成了招生宣传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宣传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对著名企业,要充分利用其在社会上已有的认可度,宣传该企业的效益、信誉度。用成功企业的形象吸引学生;对于新办企业,要重点宣传新企业的投资规模、发展前景,特别是新办企业中新兴产业的生命力,要突出宣传,用企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学生;对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要重点宣传其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及其精良先进的技术设备,用企业优越的工作环境吸引学生;在宣传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等,对环保、劳保福利、工资水平、管理水平等作必要的介绍,满足不同对象对不同问题的关注。深入了解企业,是他们更有效地选择学校的基础。 在宣传企业的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如下几个问题: ①是如实性原则。宣传企业是一定意义上的广告行为,意在用企业优越的条件吸引学生,但是,宣传不能过分、过头。宣传企业亮点,不是随意调高企业亮点。如工资待遇问题,现有情况是如何?将来学生进厂、实习期与转正后是如何?不同时段内的不同待遇也需如实清楚地告知学生及家长,不能以含糊的意思去解释,造成误解,更不能蒙他们。以真实取信学生,避免以后不必要的纠纷。 ②是要努力缩短学生、家长与企业的距离。宣传企业光用常规的宣传手段,难于使学生家长有感性的理解,没有感性的理解,他们在选择学校上还是有一定的盲目性。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借用现代媒体手段,制作好言简意赅、画面优美的广告片,甚至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人事公关人员在招生现场举行推介说明会,与此同时,在招生阶段,广泛利用好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工作,还可向社会介绍本校毕业生在该企业的成长历程,以此来缩短考生、家长与企业的距离感,增加亲切感,激发向往感。 ③是要履行必要的法律手续。由于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学校、学生与企业三者连在一起,学生与学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合约关系,已经衍生出了用工的合约关系,这种关系的约束,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与学校合约关系是不能承担的,因此,学校、学生与企业三者间要签订相关协议,必要时还须公证。用法律规范各自的职责。 3、以技能培养为核心,安排组织教学实习。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实训技能是职业学校质量生命全部内涵的真谛。校企合作形式下的技能培养,应该紧紧围绕企业对工人技能的要求展开。 在内容上,我们尝试在“加强文化基础课、精简专业理论课、突出专业实践课”的框架下安排教学活动。对于文化课,我们正视学生的现状,务实地提出“合格” 的教学要求,切合实际地安排教学任务。对于专业理论课的精简,我们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实效性,以“够”学、“能”学为第一考虑因素,将过于深奥的纯理论删改,同时增补新科学、新技术知识,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对于突出专业实践课,我们借鉴mba案例教学模式,以实践作业模块为体系,组织实训。并且教师深入工厂车间,了解他们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写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教材企求体现教法、学法一体的形式,使其成为帮助学生自主操作的说明书;理解实践原理的辅导书。 学校实训还须有前瞻性,根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时地增添先进设备,开设相应的课程,并进行对应的实训。让我们的学生成为掌握一定先进生产设备操作能力的、适应社会新科技发展的技术工人。 在方法上,以实践作业模块为载体,在操作训练中,教学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用相关专业理论辅助实际操作,在“练”中“学”、“学”中“练”,学、练结合,试行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如我校的车工专业,用一年多时间在车床上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内有充足的实训时间去锻炼车工的技能,在毕业前已经是一个熟练的车工,到厂就能胜任工作,成为工厂理想的招工对象。 在时间上,我们把专业实践课作为首要的教学任务安排。改以往先排文化课的习惯为先安排专业实践课,从各个方面确保实训时间的落实。把实训工作放在第一位,让实训内容落到实处。 在形式上,为了让实训更好地充满生命活力,实训形式灵活多种。要有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的课程实训,如考工;也要有结合社会需要的课程外内容的培训,如各种证书培训;还要有根据学生兴趣特长要求的选修培训,如网页设计、数码摄影、仿真技术等等。 除了校内实训外,我们还进行定点实训,依托规模大、技术强、管理先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例如,我校在全国知名企业——江苏海澜集团设立了服装专业的实训点,学生在校内实训达到一定标准后,分期分批到实训点实训,如此,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了学生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定点实训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有效手段。 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一定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因此,高职教育界十分希望各地人事劳动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能够了解并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使高职院校能及时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这将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条件适应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建议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部门密切合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工作;各校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让学生享受到更加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平台。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进一步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找准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在联合培养人才、共建实训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技术研发以及组织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实现行业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工作。
文章TAG:如何实现职业职业教育如何实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