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 > 问答 > 教师成长五阶段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经历哪些阶段

教师成长五阶段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经历哪些阶段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15 11:55:03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教师专业发展经历哪些阶段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 一是美国学者费朗斯·傅乐的研究。他认为,在专业进程中,教师所关注的事物是依一定的顺序更选的,呈现为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对学生关注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指职前培养时期;早期生存关注指初次接触实际教学的学习阶段;教学情境关注指对自己的教学表现的关注;对学生关注是指对学生学习的关注。 二是以美国学者卡茨为代表。他运用访问与调查问卷法,针对学前教师的训练需求与专业发展目标,把教师的发展分为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成熟时期四个阶段。求生存时期,新教师只关心自己在陌生环境中能否生存下来,这种情形可能持续一、二年;巩固时期,主要是统整并巩固在前一时期所获的经验和技巧,开始关注个别学习问题,这一阶段会持续到第三年;更新时期,教师对平日繁杂而规律刻板的工作感到倦怠,想要寻找创新事物,这一时期可能会持续到第四年;成熟时期,教师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来探讨一些较抽象、较深入的问题,大致需要二至五年。 三是伯顿的教师发展阶段论。他从与小学教师访谈的记录数据与资料中,整理归纳教师提出的反映意见,提出了教师发展的三个阶段。求生存阶段,是指教师在教学的第一年适应面对多种事物的阶段;调整阶段,是指教师进入教学二至四年,开始了解孩子复杂性、寻求新的教学技巧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阶段;成熟阶段,指教师在进入教学五年后不断地追求并尝试新方法,更关心师生间关系的阶段。 四是加拿大学者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教师职业成熟水平分为角色确认、角色适应、角色成熟、职业发展 “高原”、发挥骨干作用五个阶段。 http://ksei.bnu.edu.cn/ET3/unit7/jibenzhishi16.htm

教师专业发展经历哪些阶段

2,你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美国学者伯林纳等人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有五个阶段: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北京教育学院钟祖荣教授等人认为,教师的成长大致要经过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结束时的教师可以分别称为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家教师.
原发布者:博爱平凡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哪些方面教师专业素养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特质。一般来讲,教师专业素养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实践一、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应具有的理想追求、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等基本理性价值取向,是指导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教师的专业精神具体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态度和师德。1.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理解和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个人的教育观念和理性信念。一个教师的教育理念显现出个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教师基本的教育判断能力。一个教师是否具有对自己所从事教育职业的理念,往往是判断专业与非专业人员的一个重要依据。2.专业态度专业态度是在一定专业意识支配下形成的对专业活动的特定对象的认识、评价与行为倾向,它能对教师的行为起到重要的指导与调节作用,对学生态度的形成与转化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而言,教师应树立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并将这种专业精神转化为个体生命的组成部分,体现出强烈的生命力;树立服务意识,明确教师不是公共权力的贯彻者,不是道德裁判,也不是真理的代言人,教师应为社会和个人发展提供精神和知识服务;教师还应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追求教师价值的最高实现,形成专业与生活相统一的发展取向,促进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3.师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

你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有哪几个阶段

3,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自己确定恰当的职业发展目标

做任何行业都要说到心态.都要以平常之心的对待,但要以最热心的方式来工作,这样工作会得心应手.也开心快乐!当作是自己的事业来做.
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阶段与步骤1、定义及必要性:职业生涯规划又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且能综合时代特点和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相对于个人有限的职业生命,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创造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每个人都必须清楚地了解,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最佳路线,发展自己的最佳前景。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的生涯规划对教师个人的成长,以及教师所担负的重大使命的完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的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一种,对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时代发展,终身教育的必然需要;其次,它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再次,教师良好的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教师活出最佳的状态。教师职业生涯的阶段教师生涯发展阶段论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在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职业素质、能力等各个要素在其中所占的地位不同,因此,根据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所呈现的不同特征,教师职业是分为不同阶段的,即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阶段性的。根据教师职业生涯理论对教师生命周期的研究,可以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五个阶段。适应期(第1-3年)刚走进社会的新教师,在这一时期一方面面临着角色转变的不适应,另一方面又有着初为人师的兴奋。稳定期(第4-7年)成功实现角色转换后,教师职业生涯进入稳定期。处于这一时期的教师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的所需要的有效的基本技能,对于教学活动也能适应。试验期(第8-23年)由于教师职业本身的枯燥性,在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后,教师会对教学工作产生倦怠感、无力感,他们开始重新评价自己的职业选择,做出是否该行的判断。平静和保守期(第24-31年)处于此阶段的教师容易产生自满情绪,沉醉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而不愿意去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退出教职期(第32-39年)由于年龄等原因,教师即将退出教育岗位,这一阶段也是教师职业生涯的终结。综合各种教师发展理论,他们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师的特点,制定出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就必须按照职业生涯设计的流程进行。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步骤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自我评价、确立目标、自我与环境的评估、职业定位、实施策略、评估与反馈。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是借鉴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了教师职业的特点而进行的。从这些步骤可以看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出错就会影响一下环节的正确进行。教师职业规划制定的策略关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策略研究比较多,笔者把这些策略根据主体的不同,分为了以下三个角度:①教师个体角度。有学者认为,要正确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从教师自身来说,教师要做到: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把握专业发展的方向;进行持续的反思和动态的规划;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技术要求。②学校组织角度。赵景欣、申继亮认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中学校需要做到:帮助教师进行客观的自我认知;提供可供选择的教师职业发展途径;提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具体要求;引导教师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日常生活实际,保证事业与家庭发展的和谐。肖晓敏认为学校要做到:①管理人员要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方面的知识学习,了解教师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特点,了解教师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不同管理特点。②结合原本教研工作中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引领教师学会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③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④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制定教师绩效反馈制度。⑤将职称评定、岗位聘任、工资晋升、职务晋升结合来,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竺辉认为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学校要给予帮助。第一,要提高教职工对职业生涯发展的认识。第二,要加强学校人力资源需求的分析。第三,要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咨询与指导。第四,加强职业生涯的培训与开发工作。第五,确定不同职业发展道路和不同职业发展策略。王芳认为对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来说,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教师的规划提供保障:第一、了解教师;第二,把职业生涯规划当成一个系统来进行;第三、为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保障条件。3.教师学校双方鹿凤山认为教师职业生涯的有效规划是学校与教师个人共同责任。①树立理想、明确目标。②学会经营,创造职业发展的机会;同时学校应该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承担起责任。③将理想、抱负分解成可操作的小目标。④认识自我,制定实施方案。认识自我、规划自我、经营自我是教师生涯规划的主要内涵。孟万金认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需要教师和学校的互动才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个体主要做到:①认识自我;②确定合适的职业;③确定现实的职业目标。学校组织要做到:①通过有效的途径了解教师的爱好、兴趣和追求,并对教师的能力、潜力进行评估,确定教师的职业目标是否现实;②保存与职业有关的员工的资料,及时地公布学校内部所有空缺的职位,给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③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和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于维英等人觉得要实现学校与个人发展规划的有机结合,要做到:①招聘选择。②竞争上岗,优化用人。③建立员工多职业发展通道。④设立工作目标与考核体系。⑤分类设计奖惩与激励机制。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是一个教师个体与学校组织互动生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制定生涯规划时,主要从组织和个体双方面来采取措施,减少教师在制定规划时的盲目性和模糊性,提高职业生涯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改善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状况。

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自己确定恰当的职业发展目标

4,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师怎样实现自己的职业成长

学生的未来,都在你手里,如果这都让你迷茫,建议你别再当教师了,以免给国内的教育业再丢脸!去改变国内教育方式,是你作为教师,职业的最大愿景!
新课程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决定着新课程实施的走向,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能否落实到位,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因此,加强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性工作。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教师的专业成长及内容1、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是提高专业自立能力的过程,或者说是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性和提高。2、新课程中教师的专业成长内容:首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立身之本,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与提升,与时俱进,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职业道德的提升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是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新课程、新教材和新教法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拓展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水准,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要;三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对课程、教材的研究能力包括:课程整体设计能力、课程内容综合能力和课程标准研究能力。有这三个层面的研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整体高度把握课程、以科学知识技能整合视野、以教材知识技能体系编排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等问题就自然得以解决。二、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用新课程观念指导教育教学这次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新中国建立以来最全面、最深刻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新教材、中小学教师:一是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即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二是要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注意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即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围绕学生的需要来设计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三、教师如何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第一,教师自身要有专业成长的理念和意识,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建立专业责任感;第二,从教师成长的过程看,可以粗略地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分为四个阶段:1.适应磨合期——前3年的教师称教学新手。其特点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初步形成,但缺乏教学经验;2.适应发展期——4-6年的教师,其特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出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称经验型教师;3.成熟提高期——7-10年的教师,在适应期的基础上,教师因为个人职业的理想和发展需求,产生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的欲望,教学能力与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协调发展的成熟教师(又称研究型的教师);4.反思创新期——10年以后,教师开始由固定的、常规的、熟练化的工作进入探索和创造时期,是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的教学风格的时期称专家型教师。每位在职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论教龄)去参照教师成长的“四个阶段”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即制定出教师个人的总体目标(30年)、长期目标(5年以上)、中期目标(3-4年)和短期目标(1-2年)。第三,积极参加在职学习和培训,突出校本,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随着课程教学的推进,很多教师现有的知识与技能远远不能紧跟时代形势,要想做一名领导信任、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教师,必须得加倍努力学习。目前要积极参加校本培训、“电子学习”,学好新课改的“四观”精要,即新的课程观、新的教学观、新的教材观和新的评价观。把握好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改变教师固有的传统教学方式,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通过对比原有的教育观念与新课程要求的差距,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教师个体要加强同伴互助合作,即教师之间的专业切差、相互听课、评课和说课,可使教师个体少走弯路,在同伴互助中更好地成长。因此,教师应加强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中,教师的不同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能在集体备课中得到交流、讨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第四,在实践中成长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效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 = 经验 + 反思教师的反思是从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或者说,反思是人对获得观念的心灵的反观自照。反思是一种思考,一种意识,一种习惯,一种能力。可以说“反思”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经。反思可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反思。课堂教学前反思具有预测性,能使教学过程更贴近学生更富有创意;教学中反思具有调控性,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后反思具有批判性,使教学成为一种理性的评价,即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通过“反思性教学”和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教师能够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师教育素养的提高。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设计和指导自己的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付诸实践——及时总结”即“五步学习培训法”,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自觉的学习、主动的反思就会有充满活力的实践活动。自修 —— 反思——实践……就这样在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中体验成长,感悟成长,获得教育的真谛。
文章TAG:教师教师成长成长阶段教师成长五阶段理论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