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 > 知识 > 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如何看待数字经济时代要掌握标准话语权

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如何看待数字经济时代要掌握标准话语权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20 10:41:41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看待数字经济时代要掌握标准话语权

对此可以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柏睿数据总裁梁雪青认为,中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的企业要想在国际舞台上证明自己,需要遵循国际公认的规则,走标准化规范带动市场之路,而通过标准化路径走向国际市场,能有效避免遭受不公正待遇

如何看待数字经济时代要掌握标准话语权

2,数字经济如何与传统产业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的过程中,更多本身就轻运营模式的产业得以优先完成数字化,更多的重模式实体产业并没能实现有效转型。线下业务的线上管理复杂低效,线下信息实时异动不能及时反馈给线上,线上线下信息对接不上、业务融合不完全……这些问题都在阻碍着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相互之间的深度渗透,而如何让二者结合实现价值最大化,就成为现阶段帮助传统产业全面转型的首要任务。第一,要想让线上管理更有效,就要深度打磨数字化技术,让线下产品、业务实现充分数字化,以便线上管理调配。只有实体产业的数字化进程足够深入,线下才有可能实现透明化管理。线上信息的透明化一方面能让消费者通过数据直观了解产品信息,另一方面也能让线上平台根据消费者数据反馈有效调配线下业务。未来的数字化企业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操作流程可视化、产品可追踪化管理。第二,受制于传统实体产业能动性较差的弊端,目前实体产业数字化的线上线下联动效果并不好。而从多数传统行业发展进程来看,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高效、快速、智能化线上调配与线下重业务模式的低效、人工作业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而要解决这种矛盾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来是人工智能进行智慧调配,在现有模式上最大化提升多业务同时运行的效率;二来通过技术赋能线下,提高线下业务运作效率。这样一来,在线下产品信息统一量化管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让线下运作也变得高效智能,实现实体产业的充分数字化。第三,加强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更好地实现消费者与商家的实时交互。在目前的“互联网+”传统行业中,因商家无法及时联动反馈消费者的各种消费信号所引发的问题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是线下与线上信息衔接度不高,数据处理不及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用户在购买商品后的售后服务环节,大多数企业的售后服务似乎完全与生产链脱节,对用户的问题反馈效率极低。面对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实体产业链中各环节信息打通,充分挖掘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据分析处理潜力,实现商家与用户的高效数字化信息交互。当然,数字技术不只是在给传统行业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碰撞产物现在已经退居二线,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已经成了数字经济所衍生出的众多新业态的发展。一如前面所提到的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是数字经济大展拳脚的舞台。

数字经济如何与传统产业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3,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政策措施

(一)落实扩大内需措施。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以及家电下乡、其他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进一步拓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引导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和数字化影院建设,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完善普遍服务机制,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电信和广播电视覆盖,加速实现“村村通”。支持国内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和LED(发光二极管)节能照明产品推广。建立国家资金支持的重大工程配套保障协调机制,带动电子信息产品以及相关服务发展,引导国内企业互相配套。(二)加大国家投入。国家新增投资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加大引导资金投入,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电影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等六项重大工程,支持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建设。鼓励地方对专项支持的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加大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投入。(三)加强政策扶持。继续实施《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明确的政策,抓紧研究进一步支持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并适当延长液晶等新型显示器件优惠政策。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中,根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认定目录和标准。研究出台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推广应用的鼓励政策。(四)完善投融资环境。落实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加大对电子信息产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有效发挥信用担保体系功能,支持金融机构为中小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服务。依托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器等产业集聚区,扩大电子信息中小企业集合发债试点。对符合条件的电子信息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外汇资金需求,通过进出口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进口信贷方式给予支持。积极发展风险创业投资,大力支持海外归国人才在国内创业发展。落实优惠条件,降低商检和物流费用,支持国外企业稳定在我国的生产规模,扩大投资。加强产业基地公共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产业集聚区发展环境。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和功能优势,加大打击走私力度,促进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维修、配送及服务外包业务的发展。(五)支持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在集成电路、软件、通信、新型显示器件等重点领域,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国内资源,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股信息技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鼓励金融机构对电子信息企业重组给予支持。(六)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继续保持并适当加大部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退税力度,发挥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强化出口信贷对中小电子信息企业的支持。落实科技兴贸规划。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创造条件,支持企业“走出去”设立研发、生产基地,建立境外营销网络。拓展与国外政府、企业间的合作,大力推动TD-SCDMA等标准技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和商用。落实促进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推动软件外包企业加快发展。(七)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加强移动通信、笔记本电脑、软件、新型显示器件等领域创新能力建设,完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电子元器件、系统整机、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组成各种形式的产业联盟,促进联合协同创新。大力推进TD-SCDMA、地面数字电视、手机电视、数字音视频编解码、中文办公文档格式、WAPI(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数字设备信息资源共享等标准产业化进程,加强RFID、数字版权管理、数字家庭产品等关键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加快制定工业软件、信息安全、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对电子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产权保护。将集成电路升级等六项重大工程所需高端人才引进列入国家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的相关计划,提高国内研发水平。

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政策措施

4,信息产业政策

信息产业特指将信息转变为商品的行业,它不但包括软件、数据库、各种无线通信服务和在线信息服务,还包括了传统的报纸、书刊、电影和音像产品的出版,而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等的生产将不再包括在内,被划为制造业下的一个分支。 重新定义的信息产业是指那些将信息转变成商品的行业。它包括三种类型: (1)生产和分发信息及文化产品的行业; (2)提供传递或分发这些产品以及数据或通信方法的行业; (3)处理数据的行业。 信息产业又分四个行业:出版业、电影和录音业、广播电视和通信行业、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服务行业。 信息产业的提出以及国际上关于界定信息产业范围的几种观点: 今天的信息产业的概念,是在知识产业研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最早提出与信息产业相类似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普斯顿大学弗里兹?马克卢普(F. Machlup)教授。他在1962年出版的《美国的知识和分配》一书,首次提出了完整的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的概念,分析了知识生产和分配的经济特征及经济规律,阐明了知识产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尽管马克卢普没有明确使用信息产业一词,并且在所界定的范围上与现行的信息产业有所出入,但不可否认它基本上反映了信息产业的主要特征。 随后,197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马克?波拉特(M. U. Porat),在马克卢普对信息产业研究的基础上,出版了题为《信息经济:定义与测算》(The Information Economy)的9卷本内部报告,把知识产业引申为信息产业,并首创了四分法,为信息产业结构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他把社会经济划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四大类,并将信息产业划分为所谓的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 信息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其内涵和外延都会随着该产业的不断扩大和成熟而扩大与变动。自弗里兹?马克卢普首次提出知识产业的概念以来,各国学者都先后对信息产业的概念和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但是由于人们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角度,关于信息产业的概念问题目前仍然是众说纷纭。目前国际上关于界定信息产业范围的几种观点有: 美国商务部按照该国1987年《标准产业分类》,在其发布的《数字经济2000年》中给出的信息技术产业的定义是:信息产业应该由硬件业、软件业和服务业、通讯设备制造业以及通讯服务业四部分内容组成。美国信息产业协会(AIIA)给信息产业的定义是:信息产业是依靠新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的创新手段,制造和提供信息产品、信息服务的生产活动的组合。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在他们于1997年联合制定的《北美产业分类体系》(简称NAICS)中,首次将信息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部门规定下来。该体系规定,信息产业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部门应该包括以下单位:生产与发布信息和文化产品的单位;提供方法和手段,传输与发布这些产品的单位;信息服务和数据处理的单位。具体包括出版业、电影和音像业、广播电视和电讯业、信息和数据处理服务业等四种行业。 欧洲信息提供者协会(EURIPA)给信息产业的定义是:信息产业是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电子信息工业。 日本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协会认为:信息产业是提高人类信息处理能力,促进社会循环而形成的由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商品化产业构成的产业群,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及信息产品化。信息产业的内容比较集中,主要包括软件产业、数据库业、通讯产业和相应的信息服务业。 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时间不长,对于信息产业的定义和划分,由于分析的角度、标准不同和统计的口径不同,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 我国数量经济学家和信息经济学家乌家培教授认为:信息产业是为产业服务的产业,是从事信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信息系统的建设、信息技术装备的制造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有关内部机构的总称。同时,他认为信息产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信息产业是指直接或者间接与电子计算机有关的生产部门;广义的信息产业是指一切与收集、存贮、检索、组织加工、传递信息有关的生产部门。 我国学者曲维枝认为:信息产业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专门从事信息技术开发、设备、产品的研制生产以及提供信息服务的产业部门的总称,是一个包括信息采集、生产、检测、转换、存储、传递、处理、分配、应用等门类众多的产业群。基本上主要包括信息工业(包括计算机设备制造业、通信与网络设备以及其他信息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信息开发业(包括软件产业、数据库开发产业、电子出版业、其他内容服务业)。 尽管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概括起来大致有广义、狭义和持中间学派三种不同的观点。广义的观点是在马克卢普和波拉特等人理论的影响下,认为信息产业是指一切与信息生产;流通、利用有关的产业,包括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及科研、教育、出版、新闻等部门。狭义的观点是受日本信息产业结构划分的影响,认为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信息设备与器件的制造以及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和基础机构。并把信息产业结构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信息技术和设备制造业,二是信息服务业。还有的学者认为信息产业就是信息服务业,它是由以数据和信息作为生产处理、传递和服务为内容的活动构成,包括数据处理业、信息提供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业、咨询业和其他等。
留下邮箱,发给你 。希望采纳
文章TAG:数字数字经济经济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政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