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问答 > 职业教育最早由哪个学制提出,我国高等院校目前实施的学分制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职业教育最早由哪个学制提出,我国高等院校目前实施的学分制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1-19 00:47:59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我国高等院校目前实施的学分制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高等教育中学分制管理模式最早是从美国发展起来的。19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新的人才需求,促使高校的课程设置及管理模式要为之适应。首先是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于1869年创导并推广“选修制”,大量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从而培养出新型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学生选修一些容易过关的课程凑数毕业的消极现象,于是一种用以衡量课程学习时间及脑劳动量的学分应运而生,这可谓学分制之雏形。之后,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至20世纪初已基本完成体系性的模式构建,各个国家或学校亦结合自身的实际建立或采用相应的学分制。由此可见,学分制的形成及产生,本身就是经济、社会、时代发展的产物,而且一直在不断完善,极非固定不变,这是实施学分制首先必须确立的认识。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方式,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初创时期至20世纪50年代初主要是借用西方的学年兼学分制;50年代到70年代则全面移植了前苏联的学年制,改革开放后重新推行学分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全面建立,基本上执行的仍是学年学分制。 我国高等艺术院校最早试行学分制,可能是蔡元培先生任名誉所长的“北大音乐传习所”,实际执行的是1920年由德国留学回国的萧友梅先生。德国是最早产生选课制的国家,后来在美国发展和完善成学分制。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院”成立,萧友梅和黄自先生将学分制全面地贯彻于音乐教学管理之中,从现存的1928-1929学年的各科各课程及学分规定的文件看,即使以今天的要求而论,其科学与完整性仍不失其优秀的光彩。 学分制,说到底无非是一种体系性的教学管理方法,它是服务于既定的培养目标的。不同的人才需求(即培养目标)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模式为之服务,学年制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学分制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阶段采用学年学分制,都是势所必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具体体现。以此而论,作为教学管理模式本身,并无所谓高下优劣之分。 学年制与学分制各有特长。学年制强调专业对口,课程按计划决定的毕业分配目标设置,既完整又系统,教学次序及质量比较稳定,如果能分配到预定的工作岗位就能较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当然,如果专业不对口就会造成学非所用的尴尬局面。学分制的特点是通过选课制、目标管理、弹性学制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自立、自我塑造的学习环境,学校则要本着“厚基础、广实用、保技能、重素质”的原则,以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通过充分引导、充分支持、充分服务的管理方式,使学生首先成为社会的人,之后是职业的人,当然亦是高素质的人。这种人才,不仅是善于找到“饭碗”的就业者,更是能推动事业进步的创业者。希望采纳

我国高等院校目前实施的学分制最早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2,职高和技校有什么区别

职高与技校在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毕业证、招收的学生和学制都有所不同。职高和技校具体区别分析:办学形式:职高是高中的一部分,是属于中等职业教育范畴,归教育部门主管,但是技校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教学内容:职高要求学生的知识性和技术性并重,而技校是以学生学习专业技能为主,所以和技校相比起来,职高更加侧重于文化和理论知识。毕业证:职高的学生毕业后是颁发教育部印制的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而技校的学生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印制的的技校毕业证书或者职业资格证书。招收的学生和学制:职高一般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而且学生毕业后是可以选择成绩对口高考,而技校是分中级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的,从招收的学生这部分是由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两部分组成,而且技校的开设专业学制一般分为:一年制、两年制、三年制、四年制和五年制等等。(1)档案存放地点:技校可将档案存入人事局下属的户口所在区县人才服务中心等档案存放机构;职高、技校生只能将档案存入街道。(2)派遣单位:技校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办理“毕业生就业报到证”;职高、技校生由街道劳动部门办理。(3)户别:技校可自愿农转非,职高、技校生没有此种待遇。(4)性质:技校是以学习技术为主,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能发相关技能证书,中专和职高则不能。(5)办学形式:中专、职高和技校都属于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只是管理部门不同。中专、职高统一属于教育部主管,而技校属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6)教学:技校是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体,中专是以行业为主体的教学,职高侧重于文化(语、数、外)和专业。二者的主办和管理部门不同职高属于教育部主办、主管,而技校属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有大中型企业主办、主管。同理,学历颁发的部门也不一样,但学历等级性质是一样。二者的所学科目和培养目标略有不同。职高所学的理论及专业知识。职高又叫职业高中,是既兼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职业技能的学习,也就是说职高既要学习高所要学的所有科目(语、数、外、理、化、政、史、生、地等),还要学习一些专业技能性的理论和操作,比如,幼师、种植、养殖、机电、电子电工,汽修、计算机、财会、建筑、商贸、音美、服装、表演、烹饪、影视制作等应有尽有。职高的招生对象。当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大多都和普高一样被当地的职高录取。职高的发展方向和所得学历。职高最大的优势还在于,职高可以让学生参加高考考取高职院校,但在报志愿时,不像普高那么宽泛,必须选择对口的专业和对口的学校。技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技校,更注重职业技能的操作性,对理论的掌握和考核不如职高要求那么严格,主要培养毕业后可以走向工作岗位展现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所设专业和职高一样应有尽有。但技校因为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的技能培养,所以人们更注重对热门专业的学习。比如,烹饪、糕点、机电、建筑等。技校的招生对象。技校的招生对象比较宽泛,既可以是当年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也可是早就毕业的社会人员,更可是高中毕业生。所选择的学校可以是当地的也可以是外地的。 技校的发展方向和所得学历。很多知名的技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相联合,目的是为企业发展培养急需的对口技工,所以技校毕业的学生一般都可以直接与相产企业签约毕业后直接进入相关企业实习上班。
中专更注重理论课的教育,很多中专学校都既开设理论课又开设专业课,而技校则更注重实践操作,培养毕业后即可独立上岗就业操作的技能实用人才。中专以行业办学为主,由当地教育部门主管,技校则以企业办学为主,归当地劳动部门主管。

职高和技校有什么区别

3,二战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怎样发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职业教育作为战后经济重建的一部分,受到极大的重视。德国从健全职业教育法规体系入手,将职教与普教相结合,多形式完备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双元制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指导,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一、健全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以法令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1871年,德国宪法就将职业教育定为义务教育。它规定18岁以前完成普通教育而未进高级中学就学的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战后的有关各项条款一般是以前法定内容大重申或修订。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走向市场,依法发展,联邦德国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实践训练师资规格条例》、《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等。其中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是最基本、最权威的法规。它对当今社会条件下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企业培训条件作了详尽的要求;对承认的13类约450个专业(工种)作了具体规定;对社会参与与监督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对各类职业训练制度、组织、期限和考试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野对原则教育研究工作作出了决定。依法发展,违法必究,法规体系的健全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和良性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多形式完备职业教育体系。战后,德国又建立了职业补习学校、继续进修学校等,组成了德国第二条教育途径,使德国职业教育具体实施形式多样。仅教育机构而言。它既有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也有训练残疾青少年的特殊职业学校,几乎社会上所有职业人才都可在相应的职业学校中得到培训。现有450个职业可培训后获得合格证书。就培训时间而言,有全日制、部分时间制;有白天授课也有夜间授课、函授等。修业年限1—4年不等,招生条件各异,办学既有私立的、公立的,也有企业单位独办的和企业联合办的。这种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培训各级各类职业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建立“双元制培训体系”。德国建立有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体系。有为适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的学校,也有为在业人员进修提高的学校。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网络,为广大适龄青年和就业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教育和进修提高的机会。为充分调动企业界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积极性,德国采取职业培训与就业制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各行各业都来办职业教育,广开了办学渠道,促进了配套的职业教育网的形成。由于职业培训与就业制度相结合,培训与直接的生产过程密切结合,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人员条件,这样就节省了学校单独承担职业训练的情况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学徒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直接参加物质生产过程,既可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又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从而也可以改善本身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四、建立职教与普教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战后德国,职业教育并不是从职业学校才开始的,而是在中学就开始了职业预备教育。有了中学的预备阶段,职业教育不是突然进入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便于学生自然过渡。同时,又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联系更紧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战前,德国实科学校的毕业生都直接就业。战后,由于普及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有关法令规定,实科学校逐渐变为进入职业教育的一种预备教育阶段。后来又增加了主要学校作为职业预备教育。1969年设立的专科高中是专为进入职业教育而又想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创办的。后来设的职业完全中学也是如此,这两类学校的设立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沟通。 五、建立系统的职业指导体系。 为了帮助学生在小学后定向分流,及在后来选择培训工种中作出比较适合的选择,德国各州相继成立了职业指导总局。德国的职业指导,从小学4年级就开始考虑学生适合上哪类中学。然后,经过两年的观察、定向,确定究竟上哪类中学。在中学里,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到9或10年级最后决定培训工种。这样经历6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反复了解扩大视野,比较主动和灵活地确定将来从事的工作。时间是充裕的,指导也很系统。正是由于其完备的指导系统及良好的指导工作,才使得德国职业教育运行至今仍广受人们的欢迎。
二战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如下:和英国一样德国职业教育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早期的行会制度。当时,在手工业部门的某些行业中出现了以师傅带学徒,从学徒到帮工,最后成为师傅的学艺方式。到了中世纪后期,这一早期意义上的职业培训方式便流行了下来。一、校外职业培训史校外职业培训主要指学徒培训。源于中世纪,其最早的史证是1192年科隆旋工规章。在中世纪以及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学徒训练主要集中于手工业部门。二、学校职业教育史最早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宗教界与实业界一起举办的星期日学校。到了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重商主义影响下,建立了实科学校、商业学校和各种职业专科学校。

二战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怎样发展的

文章TAG:职业职业教育教育最早职业教育最早由哪个学制提出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